(通讯员王昭 唐小涛) 6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以2分32秒的长度对华农大学"天天加油团"的感人事迹作了专题报道。
"毕业了,不要落下我们的兄弟"成了这一季毕业学子的口号,感动了无数人的园林0801班被授予"团结友爱优秀团支部"、"湖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爱心范围扩大,爱心的土地将滋养更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我们离开华农太多不舍,我们会重新起航,不悲伤,不懈怠!"6月25日,华农大毕业典礼现场,老师鼓励学生:"四年前把你们带进来,今天把你们送出去,心情相当复杂,但无论到哪里,希望你们能秉承华农精神,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把握自我!"
大学四年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时间尤其宝贵,记忆不断浮现,又不断定格。在华农多少年的奋斗历程中,“四个一”打造了感恩文明的毕业文化。
一次捐赠,留下祝福
人生于天地之间,戴天地之大恩,时时有一颗感恩的心尤为可贵。从6月9日开始,华农大经管土管学院联合该校兄弟院系和爱心社举办"最后一次捐赠"活动,为毕业生留下知识和爱心提供场所。
"4年来,我们曾在母校这棵大树上吸吮知识的雨露,结下的是铭刻在心的母校情结。每年,我们发起毕业生年度捐款活动,以自愿为原则。虽然每个人捐的不多,但捐出的是我们的心意,是我们对母校的牵挂和思念。"一位毕业生饱含深情地说。
小小的捐赠,凝聚着毕业生对母校的一份深情厚谊。学生得到学校的熏陶和培育,自然会对母校怀有感恩之情。这样一个活动,表达了一种认同,如果能够年年持续不断,连接一届届毕业生的话,它将成为维系广大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体现一所大学的凝聚力。
志愿者说,捐赠的生活用品和学习资料等物品,志愿者将依托校内资源建立图书循环机制,供有需要的同学使用;此外,还会以"十年支教,重温本禹路"为契机,借助该校红杜鹃、雨露等支教团队将部分物资带往贫困山区,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山外的温暖。
"其实没什么,一份祝福而已,我们是母校的人,母校是我们永远的牵挂。"毕业生说,永远只有孩子欠父母的,没有父母欠孩子的,没有什么给母校,就将捐赠当作祝福。
一份倡议,践行文明
在离别之际,华农大动科动医学院毕业生党员怀着一份对母校浓浓的眷恋和深深的祝福,向2012届全体毕业生郑重发出"情系母校,文明离校"的倡议,"珍惜大学学习生活,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爱护校园一草一木,主动传递爱心真情,勇敢面对全新挑战"短短的40个字凝集了近五千毕业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学弟学妹的深情。
当青葱岁月已如往事,文明离校成为趋势。毕业季伊始,在这一份倡议下,各院毕业生纷纷签署"文明离校倡议书",许下与母校的最后一个约定,用"文明"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走过了桥,风景犹在。我们毕业了,学弟学妹还在。""感恩手印"写下了毕业生的内心,他们说,那一声离别道出的是千言万语,让人不得不疼惜过去的日子。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人振臂一呼,大家纷纷响应,那一刻大家十分齐心。
一节课,温情嘱托
"希望各位毕业生在余下的40天时间里做好三件事:一是认真完成论文,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二是静心读书学习,为初涉职场积极准备;三是珍惜同窗情谊,享受大学最后时光。"
5月15日晚,经管土管学院党委副书记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向该院2012届861名毕业生提出三条建议,拉开了该院毕业生"大学最后一课"系列活动的序幕。此后,各院陆续开展"大学最后一课"活动。
6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28365365体育在线备用校长邓秀新与园艺林学学院研究生毕业生面对面。看着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学生,他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他期望毕业生尽快学会适应,规划好自己的事业,不断奋斗。他用生物界存在的"顺境长产量,逆境长品质"规律,教导毕业生逆境中不气馁,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他还希望在工作中遵循"务实、诚信、睿智、守则、律己"五个原则,在磨练和教训中得到智慧。
6月19日,28365365体育在线备用党委书记李忠云教授为本科生毕业生党员送上温情的嘱托。在一个多小时的讲话中,他和毕业生分享了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心路,引起了毕业生的强烈共鸣。他叮嘱同学们要学会感恩他人;要珍惜自己所处的时代;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积极融入社会,努力寻求较快的发展;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上过无数"课",逃过无数"课"后,在一切归于收获、祥和与宁静的毕业之际,这样的上课形式无疑让毕业生感到耳目一新。用心感受大学最后一节课,其实也是无比美妙,此般创新元素相比于"雷人毕业照"不失个性更显雅致,热闹中更增添一份真性情,师生情。
一场晚会,留住记忆
"挹江流浩浩荡荡,挟沃野郁郁苍苍。萃俊秀于三楚,聚硕彦于一堂。勤读力行肩重任,立己达人图自强。雍雍穆穆,跻跻跄跄。宏农学,扬国光,日新永无疆。"6月8日晚,华农大"金色笔记"送毕业生晚会在庄严的校歌声中拉开序幕,随后,各院也陆续开展精彩纷呈的晚会为毕业生送上最真挚祝福。
横笛、二胡、古筝、琵琶,合唱、单曲、串烧,青春的激情在舞台频频闪现。"不管你们在哪里,你们都是我的学生,不管你们做什么,你们都是我的骄傲,不管你们过得怎么样,请在多年后别忘了给辅导员报一声平安。"最后的散场,让毕业生留下了泪。
大学毕业,友谊和爱情不毕业,有它们在,"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一台晚会可以自编自导自弹自唱自演,随性而来,随兴而归,用自己独特的高雅留下大学最后的记忆。
华农大毕业学位授予典礼快结束时,所有人一起手挽手大喊三声"加油"、"加油"、"加油",最后的声音寄托了对母校的期望。
"大学的本质功能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学校要始终关注和教育学生的成人、成才。"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多年来,华农大在解决毕业大学生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持续开展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让"情系母校、感恩母校、文明离校"的风尚吹进每一个寝室、每一个毕业生的心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得生动、活泼,内容变得具体、实际,充分调动广大毕业生爱校之情,使他们自觉地以实际行动争做母校精神的践行者与延续着,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此前,省委书记李鸿忠殷切寄语应届大学毕业生:勤于耕垄收获丰,一针一线织锦程。过去四年里,华农大学子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之校训,在狮子山下耕耘求索,谱写了一幕幕亮丽多彩的青春篇章。时逢毕业季,华农人的纪念活动没有落俗,创意频现、趣味纷呈。有毕业生不禁感叹,"一个和谐发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一个富有人情味、能传递爱心的校园环境,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细节,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知识的熏陶作用是耳濡目染的,这些远远胜过一味的说教,所谓处芝兰之室,可平和修身,日久即成谦谦君子。 "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从1898到2012,华农大始终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牢固地坚守着自身的社会坐标,默默地践行着一所农业大学的责任与使命。一首校歌,农情相传,从爱心捐赠、爱心义卖到48249张照片绘就的《腾飞大武汉》、西部计划志愿者等,2012届毕业生并未将视野局限于儿女情长,而是心有所系、志有所向。
链接:http://www.hb.xinhuanet.com/2012-06/28/c_112311864.htm